城市管理重在长效
城市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往往都有一个“侧重建设→建管并举→注重管理→实现长效(管理)”的过程。老城区的改造基本如此,新城市的建设也大多如此。针对性较强、有充分准备、注重实效的整治,可为形成长效机制扫除障碍、营造氛围,可以成为长效管理机制的“催生婆”和“前奏曲”。
当前,上海的城市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重点在于治理违法建筑、乱倒渣土、黑色广告等城市顽症以及物业管理多元化(包括小区停车和宠物管理)、设摊的“收放”、“黑车”的堵与疏等民生难点。
然而,要实现管理的长效性却不是一日之功,更不会一蹴而就。既要有总体设想和安排,又要区分轻重缓急,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既要有长远、最终的目标,也要确定近期、阶段性的目标;既要有规划、计划,更要有措施、行动,积小变为大变,积小胜为大胜,并由此及彼,呼应推进。
长效管理事关城市形象、领导政绩,但不应将此作为主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的出发点应是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的应有秩序和可持续发展,落脚点则是广大市民、广大群众当前和长远的切身利益。离开这两点,就不是内在的需求,就没有持久的动力,就不能实现长效。
长效管理也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什么最需要、什么最受欢迎、什么最根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听取市民的意见。制定的计划,实施的步骤,需要支持配合的事项,也要广为宣传,让公众知晓。成果如何,不足何在,也要让市民评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应该让市民能一点一点地感受到。由此,公众也就会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产生认知变化,积极协同宣传。
长效管理涉及很多方面。一要确切定位,不可滞后,也不应超越。二要贴近民生,选定内容、制定计划、设定目标、采取措施都应关注大多数市民的需求和意愿。三要依法行政,有法律支撑的,坚决依法办事;暂无明确规定的,可研究确定适当、可行的措施,并密切注意效果和反应。四要做好宣传,事前、事中、事后都要尽可能采取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五要及时总结,巩固完善。既定目标,逐步推进;肯定和巩固成果,改进和完善不足;点上经验、面上推广、成熟做法,形成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