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为视野
Think Tank

作为生物产业的加速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如何出圈?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
2024-08-07


  生物医药产业是中国战略新兴产业之一,生物医药行业“三高一长”(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周期长)的特性决定了其集聚化发展的优势。以园区的形式聚集,可以帮助生物医药企业快速获取人才、资本、研发和企业资源等发展要素,从而加速其成长。


目前全球较为成熟的生物医药园区包括美国麻省生物科技园(创建于1985年,是美国最重要的生物技术研究和生产中心之一,属于伍斯特(Worcester)商业发展公司)、德国海德堡科技园区(创建于1985年,为专门从事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医药技术和环境技术研究的公司提供设施和管理服务。其股东是海德堡市政府和莱茵奈克工商会)、北卡三角研究园区(由北卡罗来纳州Durham、Chapel Hill、及Raleigh三个城镇联结而成的三角地带,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园区有三所著名的大学,北卡州立大学、北卡大学医学院及杜克大学医学院)、英国剑桥科技园、日本神户医药园区等。


这些园区的发展都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第一,以生物医药的高端技术为切入,以产学研合作为基础,大部分园区都建在大学城周围;第二,生物医药园区建设过程中都有一个重要的催化因子——资本市场,大量的风投公司在生物医药早期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第三,每个生物医药园区建设过程都十分重视研发环境和基础建设,并有良好的孵化基地和公共服务设施。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是伴随着高新区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2009年,我国首个国家级医药高新区—泰州国家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截至目前,我国共批准成立了168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包括67个生物医药类(含医疗器械类)产业园区,形成了包括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和东北地区在内的产业集聚区。此外,中部地区的河南、湖北,西部地区的四川、重庆也呈现出良好的产业基础,生物医药园区正逐步成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


 

近年来,在政策和资本的双重刺激下,作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基地、助推器和加速器的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园呈现井喷之势。根据《“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我国将着重布局实验室、产业园,发挥集聚效应,重点强化战略科技力量,聚焦生物医药等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实验室体系。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集中优势资源攻关新发突发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医药和医疗设备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加大科技前沿领域攻关一一基因与生物技术:基因组学研究应用,合成生物、生物药等技术创新,创新疫苗、体外诊断、抗体药物等研发,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优化提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基地。


   政府的宏观政策支持是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前提,在国家顶层设计战略的要求与指导下,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必将呈现集聚发展态势。但纵观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发展,还存在众多问题:


1. 缺乏顶层统筹规划,产业同质化现象严重


目前我国生物医药园区缺乏统筹的空间布局规划,园区数量虽多但都分散且规模较小,园区产业定位、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缺乏明确的区分,在招商引资、引进人才方面,出现区域内部与周边区域低水平重复,甚至导致恶性竞争等问题。所以各地的生物医药园区建设需要根据当地要素聚集优势,瞄准世界前沿技术趋势,差异化布局各产业集群产业定位。


2. 园区产业准入、退出、考核机制不完善,出现资源浪费现象,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产业准入缺乏明确的产业审核机制,导致园区招商方向与园区产业定位不符。中西部某些不发达区域在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时,由于产业准入门槛低,易产生承接环保要求不达标的产业等问题。


产业退出缺乏明确的退出期限与退出条件。以孵化器为例,根据科技部《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规定,在孵企业孵化时限原则上不超过48个月。技术领域为生物医药、现代农业、集成电路的企业,孵化时限不超过60个月。但很多在孵企业在规定时间内并未及时从孵化器迁出,由此造成资源不能合理配置,孵化器源头活力不足。


产业考核层面,政府在对园区考核时,并未以园区的定位与发展为导向,而是过度关注于园区产值、税收贡献等指标,缺乏对产业创新能力、服务能力、产城融合效果等指标的考量。


目前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中,上海张江和北京中关村占据绝对优势,产业氛围已成气候。以上海为例,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注重行业生态圈建设,支持前期的研发,利用大数据精准定位、宣传、招商,吸纳招募创新研发型企业,确保园区产业聚集。同时以智能高效的空间解决方案,充分满足高速创新发展中的企业对于试验室的需求,除了高质量的服务和运营管理,还融合了活跃资本、领军人才、创新源头,持续赋能园区企业,使得张江聚集了上海大部分医药企业,在研发上独占鳌头,临床试验、科创企业融资、医药相关专利在国内都遥遥领先。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不是简单的企业聚集,而是在顶层设计下,因地制宜,突出地区比较优势和特色,形成各具特色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产业布局。这样可避免园区的重复建设和产业雷同,为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注入活力,也为整个产业的竞争力起到巩固和提升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博为视野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