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产业需要健康发展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张建平
责任编辑:
2016-11-12
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发展健康产业作为推进健康建设的重点。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一环,健康产业正成为助推健康建设的重要手段和国家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发展健康产业事关健康中国建设的大局,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必须从产业政策、行业标准、市场监管等多方面采取积极措施,为健康产业营造有序市场环境,引导和促进健康产业健康发展。同时,要加强科学普及工作,纠正社会上流行的伪健康理念和伪健康行为,抵制伪健康产品流通和伪健康社会营销。
一、健康产业必须遵循新发展理念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促进健康产业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战略的确立,意味着健康产业将成为重要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作为一项富于前景的新兴基础产业,从产业政策和产品标准的制定,到实际的研发、投入、生产、销售和服务,都必须秉持新的发展理念。健康产业的创新,必须而且只能基于科学原理,以满足人民健康需要和符合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健康产业的理念探究、产品研发和营销模式上,必须坚决摒弃“伪创新”思维。健康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强政策的协调和融合,做好资源整合,突出地域特点和产品特性,不能走粗放、粗制、盲目发展的路子。高举绿色旗帜,是健康产业发展题中之义,健康产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环保、健康、可持续的基础上。健康产业的发展应秉承开放的态度,积极借鉴和吸纳世界健康先进理念,同时,要面向世界推介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中国健康促进方案,以世界和未来标准打造中国健康产品品牌和口碑。共享的要求则是要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健康产业带来的红利,让人民有能力、有条件也愿意分享健康产品和健康服务。
二、加强科普宣传,摒弃伪健康观念和行为
科普在健康领域尤为重要。加强特定人群的科普教育,教导群众接受科学的健康理念和行为,提高辨识健康产品、健康服务和健康社会营销的能力,是当务之急。我们不能否认,当前伪健康理念和伪健康行为大行其道的现象比较突出,一方面群众求健康的愿望迫切,而另一方面群众对健康的认识存在局限,导致人们对社会上传播的伪健康理念和伪健康行为盲目推崇和接受,严重误导群众对健康的理解,严重干扰群众健康行为的养成。目前,对于社会上流行的虚假、不实、夸大、片面甚至误导性健康宣传,应有针对性地“拨乱反正”,引导群众从不科学的保健、养生的迷信盲从中走出来,接受科学的保健观、养生观及方式方法。对老百姓习以为常的一些不健康习惯或理念,应通过全方位、全角度、持续性的宣传教育进行干预和引导。当前老年人容易受市场上一些伪健康宣传的蛊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针对老年人的健康宣传和引导没有跟上,结果是被人乘虚而入。
三、加强研发投入,提供基于科学基础的健康产品
健康产业的基本形态体现为健康产品和健康服务,而最终效应体现在相关的产品和服务能为老百姓带来健康增益和健康享受。健康产业的健康发展,关键在政府和市场。政府需要加强产业政策的规划,出台健康产业发展的优惠措施,并通过必要的投入加强健康产业的基础性研究,加大对健康产业的产权保护,鼓励企业按照市场规律涉足健康产业,打造中国健康品牌。健康产业与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对涉足健康产业的市场主体,应有更高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伦理要求,开发和推出的产品和服务,必须以科学为基础,质量有保证,效果可评价,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考验,不能靠忽悠或昧着良心赚钱。对于一些关乎人民生命安危的健康产品和健康服务,应设置必要的准入门槛,进行必要的临床或实践验证。对刻意的伪健康产品和伪健康服务行为,尤其是造成社会不良后果的企业行为,一定要有法律追责机制。
四、建立健全健康产品质量标准,加强健康产业监管
健康观念的不断变化,导致健康产业的内涵和范围也在不断变化,健康产业可谓方兴未艾。许多健康产品由于缺乏基础研究或足够的实践印证,因此还处于摸索甚至盲目实践的阶段。社会对健康服务的旺盛需求与我国的健康服务业发展较为薄弱形成鲜明对比,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当前的健康服务尚难以满足群众个性化、便利化需求,致使健康服务行业鱼龙混杂,价高质次,严重损害群众利益。与此同时,伪健康产品充斥市场,伪健康营销手段花样繁多。一些市场主体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往往打着健康的幌子,生产和销售一些所谓的健康产品,并通过刻意包装、名人宣传,虚夸健康产品效果,或利用一些噱头如以保健、养生、康复为卖点,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或人们渴望健康的心理营销伪健康产品,误导群众消费。健康产业相关的行业划分和标准规范还不够完善,甚至还处于探索阶段,一些健康产品往往抓住行业或产品标准缺位的漏洞,游走于市场边缘,极易脱离监管。此外,健康产业的科学细分也不明晰,对健康新产品和服务的社会营销缺乏清晰的指引。凡此种种,致使健康产业在监管方面存在模糊地带,影响健康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应组织力量加快对健康产业的基础研究,包括产业细分、标准规范和伦理原则。同时应基于市场实际,加大监管工作力度,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