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为视野
Think Tank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文创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
2024-08-22


引入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城市更新实践中广泛采用的重要手段,为城市更新提供新兴动力。主要原由是文创产业对城市基础空间需求较低、硬件门槛低,容易在城市的老旧工业区域、历史文化区域中形成群聚效应;多数文创产业发自于青年人群自下而上的文化创意内容输出,具备可持续性和多元化的基本特征,并有利于持续吸引年轻人群,增强城市更新活力。



     随着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快速城市化发展,同时也面临着城市转型危机,其中城区老旧居住区域与传统工业区的逐渐落寞带来的城市发展问题:青年人群流失大;基础设施配套缺乏,难以支持和吸引人群定居;原有产业转移或老化,所在地急需产业升级;严重的原有路径依赖,缺乏新技术的空间和引资。



在这种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被视为城市再次发展的新动力。随着政策的倾斜和资本的发展,文化创意行业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文化集中度的提高、高科技人才的汇集、文化投资和消费的促进、展陈和研究机构的普及等方面。


文化创意行业包含绘画艺术、时装、图形、建筑、电影、动画、游戏、广告等多种表现形式。在中国许多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及延伸行业所带来的经济效应达到了城市GDP的6-10%,成为了整个城市发展形象与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对日益增长的文化艺术需求,让文化创意行业的产出已经有了较高的利润空间,优秀的作品传播和新颖的媒介宣传方式又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参与其中,以此带动整个区域规模的经济发展,因而文创产业常常被相关职能部门作为城市更新产业引入、青年人群回归、街区/社区形象重塑的重要手段。


实施城市更新在“十四五”作为国家战略提出后,城市更新的发展步入快车道,相辅相成的文化创意产业也随之发生巨大转变。


一是文创生产方式从单一的创意个体转向创意集群,聚力发展文创产业承载空间发生改变,自发的散户转移到资源充沛的大城市,在自上而下的规划指导下发展。


二是文创生产机制从传统的设计类转向科技融合、传媒加持下的多元发展科技与文创产业往往可以融合发展,形成更加庞大的产业集群,如今传媒业和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也给文化创意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三是文创产业全链条相关从业者的多面性需求加大如今更加广泛的就业机会、可负担的住房、便利高效的基础设施、舒适的生活质量和可持续性社区,更吸引这些年轻的从业者前往。复合型的社区规划更满足创意工作者的生活工作环境,良好的氛围也更利于文化创意的产出。


四是文创产业对创意行业互动交流的需求扩增创意产业有一定的向心性。提供一定的创意交流中心可以刺激创意集群环境的维系,并促进当地的文化消费,遏制人口外流。着重于创意的在地性和社区纽带,共享办公等空间也在逐渐兴起。



模式1:城市传统工业区中的废弃厂房和旧工业地带再利用



中国经济已经从重工业、制造业等向服务业、金融业、高新技术转型,这也意味着大量的工厂出现空置,成为城市发展负担。但这对于文化创意工作者来说却是很好的生产空间——较低的成本、独特的建筑风格、可灵活布置的高度和平面,非常契合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方式。


将创意产业植入工业厂房,既可以起到保护工业遗产和城市文脉的作用,又可以有机更新重塑城市景观,吸引年轻人群,带动地区发展。另外,体验型商业是目前线下商业的重要方向。改造原有的电影厂、印刷厂等老工业厂房,可以和电影、多媒体、动画制作等创意产业结合,形成具备独特视觉感受和产业体验的创意园区。


模式2:城市传统老旧居住区域的文创更新



城市发展的不同区域,文创产业根据载体实际情况可以扮演多种角色。由于中国在过快的城市化进程中存在不连续或考虑不周的规划战略,导致扩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老旧居住区配套缺乏、城市环境日益恶化、缺乏新兴产业空间、年轻人外溢导致老龄化严重等城市老旧城区的通病。在这种情况下,文化创意产业可以为衰败的老城中心提供再次发展机遇。


一是结合当地的传统文化文脉和历史城区风貌,形成以传统文化衍生的文创产业,以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


二是结合过剩或老旧的办公空间,形成文化创意的产业基地;


       三是和社区微更新结合,相关服务业和基础配套协同补全,形成创意街区,灵活带动周边发展。


  模式3:积极融入城市近郊区域或周边乡镇的有机更新中


  ▲陕西“西府里”文化艺术村创意产业在乡镇的主要发展模式为旅游业模式和产业基地模式。一方面文化机构的租金可以为村民带来更多的收入,另一方面其带动的相关服务业发展或文创产品的制作,可以促进村民就业,并培养和提升其技能。


   挑战1:文创产业如何与城市活动紧密结合


创意创作虽然有一定的参与感和观赏性,但要达到振兴街区的目的还需要将艺术体验和城市活动结合起来。如果只是首端的创作工作室或者末端的艺术售卖,缺乏创意通路的打通,就难以持续留住游客。


   挑战2:文创产业如何与地方特色进行融合


文化创意产业被旅游行业滥用,许多街区改造流于形式,售卖的产品多为大规模、批量产品,虽然可以降低运营成本,但也导致了许多特色街区实际上只是“换皮游戏”,缺乏文化创意产业与地方特色的深度融合、文创研发。


 挑战3:文创产业如何孵化和创新


许多文化创意街区最终被销售链条末端的公司所替代,比如创意作品的商贸、媒体、展陈等等。这种以艺术为起点,而以商业为终点的形式,对原创氛围和社区粘性有着较大的破坏,难以起到吸引创意人才、提升环境创造力的作用。


挑战4:文创产业如何保持片区活力


     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往往源自低成本的工作条件,但随着利润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大量游客涌入和地区的逐步成熟,租金迅速上涨,这不可避免地将排挤那些原创艺术家,导致创意人才的流失,意味着区域发展活力的流失,加速区域老化。


挑战5:文创产业如何适应自媒体时代

 

由于当前自媒体的宣传可以更加快速地变现,许多文化创意工作者选择短视频等传媒作为平台载体,互联网具备的去中心化特征,导致文化创意空间的分散,文创产业发展载体不再是相对固定的场所,让一些城市新兴配套变为一次性的网红打卡点,缺乏社区创意活动的有机整合。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博为视野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