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内专家观点
Expert Opinions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城市战略应对

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徐泽 责任编辑:
2016-11-04

  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福建省人民政府与联合国人居署共同主办的“2016世界城市日论坛”将于10月31日在厦门市举办。此次论坛以“共建城市,共享发展”为主题,研讨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议题。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因此,在国家推进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城市“火车头”如何率先突破备受城市决策者关注。近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与旅游研究所副所长徐泽在接受中国建设报专访时认为,城市转型的关键在于对未来战略方向的把握,“谁能更好地预测未来,做出战略性调整,谁就是未来的成功者。”所以,当前城市的重要任务就是思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应对,真正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城市发展新格局。


  徐泽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与旅游研究所副所长


  以产业链和消费链为纽带,建立内需导向的区域新关系
  中国建设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城市如何更好地与产业融合,实现城市间的协同发展?
  徐泽:面对新常态,国家提出建设“一带一路”、打造“长江经济带”、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区域新战略,其核心是形成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的区域新格局,以应对全球化下新的国际竞争。同时,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受交通运输成本等影响,企业往往采用分区域布局的模式,以贴近市场,形成竞争优势。结合国家区域战略和企业布局模式两方面的要求,可以看出,未来谁能形成规模大、效率高的区域市场,谁就会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对于城市,特别是区域中心城市而言,首先,要通过建设都市区、城镇群,通过产业链和消费链的连接,有效整合区域市场,通过区域市场的扩大,形成吸引资本投资的新优势;通过区域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内部企业内生关系的加强,促使生产服务业的发展,实现区域中心功能的提升以及周边城市的协同发展。其次,要通过生活圈的建设,围绕消费链,带动城市与周边的文化休闲旅游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最后,要进一步强化城市的集聚效应,通过集聚效应带动各生产要素之间的互动,推动创新和生产率的提高,形成新的内需,特别是目前大量建设的新区,一定要通过产城融合发展,实现集聚效应的提升。

  例如,武汉积极发挥自身作为内陆特大型城市的规模优势,抓住内需关键,通过打造“1+8”城市圈,与长沙、南昌合作建设中部长江中游城市群,有效整合区域市场,形成投资的新热点。经济总量方面从2008年的3960亿元、城市排名第13位,上升到2015年的11000亿元、城市排名第8位。在发展的过程中,武汉通过产业链的区域布局,实现了市场的有效整合。武汉通过搬迁汉正街,建设汉口北新汉正街(批发第一城),形成基于武汉500千米范围内的3亿人口内需的区域新关系。
  汉正街的异地新建为武汉中心区的产业升级提供了空间,并且带动武汉周边地区的发展,如紧邻武汉的红安县。根据新汉正街的产业需要,积极发展配套的服装、家居等产业,并通过建立从原料-加工-展示-物流-电商的全服务链,形成了内需主导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同时,武汉通过旅游圈等的建设,带动了区域的生活消费,推动了咸宁的温泉产业、红安的生态农业等的发展。武汉外围的新型产业地区非常注重产城融合发展,如武汉经济开发区、武汉光谷,针对地区不同产业和社会人均特点,建设外国语学校、光谷步行街等,使就业与宜居同步推进,激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活力。
  新常态下,扩大内需是破解我国内外部困境的重要途径,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因此,中心与腹地、沿海与内陆、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将发生重大的改变,一种“互为市场”的内生性关系将逐步建立,并由此形成区域内产业链与生活链的新链接。对城市而言正确处理好这种新的区域关系,将“吸引外资、扩大内需、走出去”有效地合为一体,将城市融入到国家的区域战略新格局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集聚效应,是城市实现新一轮战略转型的关键。


  构建交通、信息、人才三大枢纽,提高国际衔接性
  中国建设报:城市发展需要适应全球化的要求。新形势下,城市应从哪些要素予以发力?


  徐泽:虽然全球化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和挑战,但交通的日益便捷、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缩短了世界的距离,改变了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重构了人们的生活和交往方式,使我们处在一个“流动的世界”中,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在全球互联互通的背景下,城市的发展潜力取决于该城市与全球其它城市连接的便利度和协作度。新常态下,虽然外部需求萎缩,但在利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时,不断提高城市的国际衔接性,是城市“以内引外”、占领国际竞争高地、实现战略突破的重要途径。
  要想实现这种战略突破,城市需要构建交通、信息、人才三大枢纽。一是,通过建设机场、铁路枢纽、公路枢纽、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枢纽功能,在此基础上,加强不同类型交通方式的整合,打造综合性交通枢纽,形成内外便捷的交通体系。二是,建设智慧城市,以大数据为支撑,实现虚拟城市与物质城市的协同发展;通过“互联网+”实现城市与世界的信息同步,针对未来不同的战略需要,有针对性地建设专门化的信息中心,如哈尔滨提出建设对应俄罗斯的信息中心。三是,全面提升城市的人才枢纽功能,促进城市人才资源与全球创新网络人脉的无缝对接,搭建国际化交流平台;同时兴建国际学校、大型医院和酒店等世界级的社会性基础设施,使城市能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台湾新竹正是通过当地人才与硅谷的密切联系,为自身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机会。


  树立“以人为本”核心价值理念,提高城市品质
  中国建设报:进步文明的城市发展理念应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也就是以人为本,在具体层面应当有哪些体现?

  徐泽:根据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资本为了化解在不同阶段的产能过剩危机,会形成三次循环的体系。资本的第一次循环是投资工业生产过程。当面临资本过度积累所形成的商品过剩危机时,资本会进入第二次循环,投资建成空间建成环境,通过空间生产和交换,实现“不动产的动产化”。随着房地产泡沫的出现,资本会投资科学技术研究、以及与劳动力再生产过程有关的教育和卫生福利等社会公共事业的第三次循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解决商品过剩和空间过剩的挑战,因此“一带一路”战略和提升产品服务品质的第三次循环,对摆脱中等收入国家陷阱非常重要。资本第三次循环的核心是人的再生产,一方面劳动力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会支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会推动教育、医疗、休闲旅游等业态的发展,从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某种意义上,我们现在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既体现了国家的“亲民”政策导向,也适应资本进入第三次循环的需要。因此,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品质,是城市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
  正如知名城市规划专家张庭伟所说“在应对转型的挑战时,人的质量和数量都有决定性的意义”。事实上,城市的品质是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的关键。纽约区域战略认为保持纽约的竞争力在于保持高端产业,高端产业发展在于留住人才,留住高端人才在于良好的生活环境,并由此提出了区域绿道网络、步行友好型区域中心等措施。新加坡概念规划也认为“高质量的居住设施、优良的环境、娱乐设施和令人兴奋的城市生活等因素对经济成功产生重要的影响”。为改善生活环境,新加坡规划了在河两岸建设滨水步道,建设“24小时城市”和“咖啡社区”。
  芝加哥2020规划则提出将传统的CBD(中央商务区)改造为CAZ(中央活动区),改变CBD有生产无生活、有白天没黑夜(8小时)的状况,通过增加文化、休闲、娱乐、居住等功能,土地的混合使用,步行导向的城市设计,使中心区成为7-24(7天,24小时)的活动中心。提升城市生活品质需要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如“香港2030”提出,占全港43%的郊野公园、生态、地质等地区受到法律保护,更多具有生态价值的乡郊地区成为自然保育地区,城市化地区面积不超过23%。
  可以预见,在未来发展中能否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并由此调整城市规划的目标及优先次序,将是城市制定战略、取得成功的核心。


  弘扬本土文化,塑造城市特色
  中国建设报:今后城市的竞争绝非简单硬件层面的比拼,而是更加注重文化特色等软实力的培育。你怎样看待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同时,如何在城市规划设计层面予以安排?

  徐泽: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竞争力的根本所在。著名城市规划学家芒福德认为,贮存文化、流传文化和创造文化是城市的三个基本使命。我国在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受全球化影响,本土文化受到较大冲击,快速大规模的城镇化、拼贴式建设、雷同的空间处理、秩序与生长性的丧失,导致城市可识别性、可记忆性差,造成“千城一面”,城乡景观丢失了乡愁,既无序,又无趣。可以说,当下很多城市都面临着文化迷茫。这种迷茫,影响着城市的战略判断,影响着对城市长远的思考。无法想象一个没有自身文化特色以及文化自信的城市,会成为能够引领世界的城市。许多优秀城市在转型期,都制定了相应的文化战略规划,通过城市文化影响力的提升,支持城市复兴,如新加坡2000年就制定了“文艺复兴城市计划”。
  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推动城市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通过对城市文化的反思与再造,促进城市文化的发展,通过弘扬本土文化,构建秩序与多样性协调的城乡景观,实现城市的文化战略突破,为城市的内涵式发展奠定基础。通过文化和景观建设,推动关怀体验经济的发展,唤起城市居民自豪感和归属感,建立“共建城市,共享发展”的城乡新关系。目前国内许多城市已经意识到文化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如武汉提出建设“两江四岸”文化旅游景区,通过挖掘长江文化内涵,整合黄鹤楼、晴川阁、户部巷、租界区等文化景观,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全面提升城市的文化形象。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深层次的结构变化,是我国从量的增值转向质的提升的战略转折,标志着旧经济的衰退和新经济的崛起,意味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90后成为新主力,预示着本土文化的复兴和外来文化的融合。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应对,将是每个城市必须思考的问题,决定着城市未来的成败。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行内专家观点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