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内专家观点
Expert Opinions

文化遗产城市的创意营造

来源:文化新业态 作者: 责任编辑:
2016-09-23

  导语:2016年8月23日下午,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城市中国广电媒体联盟合作发展研讨会在敦煌召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杜国柱,中国科技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周荣庭,同济大学电影研究所所长、上海影视戏剧研究会副会长杨晓林,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党委副书记兼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文化部公共文化研究基地主任卜希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匡文波,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章柏青等10位专家学者与会并发表演讲。研讨会上,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党委副书记兼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卜希霆以“文化遗产城市的创意营造”为题发表主题演讲,从文化遗产与城市文化特质、文化遗产城市的价值构建、文化遗产城市的创意营造等角度阐释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城市开展协作创新的重要意义。以下是关于本次演讲的主要内容分享。
  截至2015年中国已有48项文化和自然遗产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仅敦煌就有莫高窟、玉门关和悬泉置遗址三处世界文化遗产。今天上午开幕式上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旭东,敦煌市委常委、副市长吴光林为我们分别介绍了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保护研究情况和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筹备情况,敦煌这些年取得的各项成绩令我们感动。“全国广电是一家”,广电媒体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今天文化遗产城市媒体深度合作,更是亲上加亲。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城市中国广电媒体联盟是中国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所在地城市广播电视台自愿加入的业务合作组织。我期待,本联盟充分发挥遗产地各成员台的资源优势和平台优势,加强传媒合作交流,借助广播电视及新媒体传播手段,在倡导遗产保护、传播遗产价值、营销遗产旅游和推广遗产城市方面发挥媒体责任担当,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研究做出应有贡献。我仅从以下三个视角与各位分享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文化遗产如何通过认识文化遗产城市价值,挖掘文化遗产城市文化特质,通过创意营造实现文化遗产城市的创意营造。


  文化遗产与城市文化特质
  文化遗产传承城市文脉与精神
  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的独特印记。谈起苏州,人们必然想到古典园林;提到杭州,一定少不了西湖、灵隐寺;说起福州,会想起三坊七巷,来到敦煌,肯定要拜访莫高窟……文化遗产犹如城市的一张名片,是创造与建设现代特色城市的基础。树立延续历史文脉的文化自觉,留住文化基因,保护文化遗产,打造城市精神,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必须守住城市的历史文脉,结合自身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城市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


  文化遗产彰显城市品牌与个性
  城市特色是一个城市的生命,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重要构成。一座现代化的城市,除了要有时代气息外,更要有历史文化传统,并使之成为这一城市的特色与记忆。对于一座城市来讲,文化遗产就是它的品牌和个性,就是创造与建设现代特色城市的基础。尤其是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千城一面”尴尬局面比比皆是,而拥有文化遗产的城市在世界城市百舸争流的时代,无疑拥有着独特的竞争优势。
  面对瞬息万变的城市发展趋势,人们不断总结城市文化建设的成果,促进城市文化更新,城市不仅体现着它所具有的物质功能,而且体现着社会发展的复杂进程,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包含着深刻的文化涵义。城市文化从其诞生之日起,经过着漫长的历史过程,一座城市能够延续和发展,越来越取决于城市文化的不断延续。科学保护和重新认识城市的现有文化资源,成为了新时期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只有聚焦城市自身特有的文化内涵,方可找到属于城市自己的文化发展路径,保留、创新和发展属于每座城市自己的城市文化。  


  文化遗产拓展城市文化景观价值 
  文化遗产既是精神活动,也是物质空间。先民创造的文化遗产永远是后代人创造的不竭源泉。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将文化遗产框定为文物、建筑群、遗址,其中遗址又包括“人与自然相结合的作品”。1992年又将文化景观设为新的世界遗产类型。很早,人们就已发现城市文化遗产可以通过作为旅游吸引物的文化景观方式方式转化为文化资本以维系自身的生存甚至创造巨大的效益。而这种依托文化景观形成的文化资本和效益更应在合理的经济和旅游开发下进行。打着创新和保护旗号对文化遗产进行过度无节制的开发,必然会导致文化遗产的内在精髓的衰退甚至损害。注重文化遗产的经济效益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拓展文化遗产的综合价值,必将有利于城市更新与文化振兴,从而推动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文化遗产推动城市复兴、业态更新
  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是城市文化个性和历史文脉最直观的体现,同时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动力。文化遗产是人类世代的不断创造和积累,沉淀着各个历史时期的杰出贡献。人类社会的发展建立在对过去文化、智慧的继承和总结上,通过文化遗产人们能够认识自己从何而来,又将向何而去。由此更加清晰地了解人类的追求和愿景,明确人类未来的发展走向。


  文化遗产的价值构建
  学界普遍认为文化遗产首先应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等传统价值。伴随着从文物到文化遗产概念的变迁,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在整个文化遗产保护中占有了愈来愈重要的地位。当今更多的研究者提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特征,应当首先基于对于保护对象文化价值的认识。在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的的特殊历史阶段,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出现了诸多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其主要表现是:资金支持力度不够;保护观念尚未深入人心;对遗产的价值及其传承性认知不足;文化遗产的传承及传播方式保守、单一。其中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知不足乃至忽视,导致了文化遗产工作时常处于保护与开发顾此失彼的两难境地,甚至不时造成对文化遗产直接或间接的破坏。


  历史价值
  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历史活动中的遗留物,文化遗产的历史性是其典型特征。文化遗产在反映历史、证实历史、传承历史和补全历史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从而体现了保存人类历史记忆的社会功能。


  艺术价值
  文化遗产具有多方面的艺术价值,反应了人类的艺术审美水平。优秀的文化遗产能够调动人类的艺术审美感知,满足人类的艺术审美体验。例如,始建于公元366年的敦煌莫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尤以丰富多彩的壁画著称于世。莫高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也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中心。莫高窟的艺术魅力来源于它的建筑艺术、彩塑艺术、壁画艺术、敦煌艺术等诸多艺术相辅相成、相互辉映,铸就了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大成之作。


  经济价值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提高,人们对于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尤其是对于具有历史、艺术、文化价值的文化遗产更加情有独钟。文化遗产自然就带来了较为巨大的经济价值,主要表现在它的收藏、旅游观赏及衍生与活化价值方面,文化遗产的有效转化既符合文化传承需要,又契合经济发展客观规律。


  空间价值
  文化景观类文化遗产在价值的认知与阐释中,更关注景观与区域之间的互动关系。将周围环境、景观与文化遗产天衣无缝地交织在一起规划设计,也开拓了一条崭新的城市景观设计之路。虽然空间价值在世界遗产价值认知中由来已久,但正是经由文化景观这一概念的提出,才得以能够向更大尺度、面向更大自然空间的背景延伸。原本仅用于自然遗产评估的“完整性”概念,也是由于受到文化景观理念的启发,在文化遗产评估中逐渐受到重视,并在2005年正式启用。后又以完整性为背景,产生了“周边环境”等重要概念,文化遗产的空间价值在当今城市发展建设中的意义将日益凸显。


  时间价值
  时间的线索历来为文化遗产所重视,越古老的物件越是宝贵。然而文化景观开启的时间价值维度,却并非仅仅为了强调老物件的历史价值,恰恰是要指出并非必须久远的一段时间内便可能获得的价值,并非依靠某一个或几个人的短时创造的历史事件,而往往是一个群体或社区在大地诗意栖居的随时间逐渐累积的结果。也正是由于其对于时间性而非历史性的强调,进一步呈现了文化遗产城市历史景观的演进过程。


  精神价值
  文化遗产蕴含着不同民族或国家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不同民族或国家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不同民族或国家智慧的结晶。文化遗产的精神价值认识无疑开辟了文化遗产认知的视野,使其获得了可脱离于时空之外,直接依存于人类信仰的精神价值维度,跨越了物质与非物质遗产之间的鸿沟。我国的文化遗产富含东方意蕴、民族审美,更体现在文化信仰、精神价值追求,例如“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精神理念,在诸多文化遗产中都有充分体现。通过文化遗产的涵养可以进一步营造中华民族的价值认同与精神凝聚,从而获得文化自信与民族自省。


  科学价值
  文化遗产既具有艺术审美,也有着对自然科学规律的不懈探索,《大学》里的“格物致知”“格物穷理”,就是中国古人对自然、社会等客观规律的,由此及彼的发现和认知。比如计算机的发明灵感就源于《易经》的二进位制;再比如由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至今仍然闪烁着理性而睿智的科学光芒;北京故宫等榫卯结构建筑通过匠心营造的高端技艺,充分利用力学、平衡学等诸多科技手段,即便是已经步入现代化的今天依然叹为观止。在实现“中国创造”及中华民族复兴伟大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必须善于从文化遗产中挖掘科技灵感,培养和提升创造力和创造性。将创造性发展和科学规律探索有机结合,让中华民族的创造能力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飞跃与提高。


  文化遗产城市创意营造
  文化遗产城市的创意营造即以提升文化遗产城市的创意审美为目标,以营造文化遗产城市创意生活氛围为宗旨,通过培育文化遗产城市的创意精神,挖掘文化遗产城市创意要素,整合文化遗产城市创意资源,生产文化遗产城市创意产品,传播文化遗产城市创意观念,营造文化遗产城市创意生态,激活文化遗产城市创意消费,构建富于创意的文化遗产城市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


  文化遗产共同体
  区域协同发展战略。以一带一路为契机,以文化遗产为纽带,连接文化遗产城市,形成文化遗产协同创新机制,通过点线面联合发展,带动更多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形成协作抱团的发展态势。例如,作为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界处的敦煌,兼具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而今,这三省(区)的旅游发展也正在逐渐走向更大的平台。敦煌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驻扎地,在吸引游客的同时,又将三省区域内的其他重点旅游项目向更多游人推荐,形成文化遗产的资源协作共享。
  媒介协作连横战略。以世界遗产为纽带,城市联姻、传媒携手,协力同行,组团发展,通过文化遗产城市传媒联盟,实现资源共享、节目互换、人才互育、经验互鉴、活动联办,搭建一个互联共享“大数据”平台,在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研究、传承弘扬中强化媒体担当,彰显中国力量,讲好中国故事。
  文保全民动员战略。城市是人类的产物,城市文化的发生与发展、保护与传承也就离不开人类,城市内的任何“文化”都是人类实践的结果。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和民主意识的增强,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和目标更加需要大众的参与。提高文化遗产城市本土居民自身对文化遗产的认知以及荣誉感和使命感,是每一位市民应该具有的使命和责任。


  文化旅游新动力
  以下三种方式驱动着当今文化旅游进一步发展。其一,敬仰价值驱动。文化旅游可以令旅游者在面对奇观壮举的文化遗产时,获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强烈震撼,从感觉到心灵都留下难以忘怀的触动。诸多文化遗产所带来的敬仰价值,具有催人泪下的悲剧、苦难、牺牲、奉献意义,一旦经过创意提炼和精致表达,必然能使该文化遗产成为吸引更多人流的旅游热点;其二,体验价值驱动。依托人工的创意和设计,通过对文化遗产空间、景观、器物、场景、氛围等的整体创意营造,可以表达悲剧、喜剧、浪漫、古朴、雄奇、精巧、狂欢等各种审美的意境。让人不但以视觉和听觉,还以嗅觉、味觉、触觉和其他感觉共同来获得全感官体验。例如,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借助当代先进的数字技术和多媒体展示手段,向观众呈现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绚丽多彩的石窟艺术经典与气势恢宏的历史文化背景,使观众在进入洞窟之前就能与敦煌莫高窟进行全方位、近距离的”亲密接触“,实现了娱乐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其三,愉悦价值驱动。通过价值感召、记忆唤起、心灵共鸣等愉悦体验,根据人的内在渴望,营造如梦如幻、似真非真的空间场景。例如,平遥的《又见平遥》、桂林的《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让旅游者仿佛远离现实世界而进入幻想情景。具体而言以下四种发展模式值得关注:
  旅游文化演艺创新。中国的旅游演艺活动早在20世纪八十年代就存在于各景区和景点,主要为剧场表演和巡演。真正引起中国旅游学术界对旅游演艺的研究是从主题公园的表演项目的研究开始的。2000年后,大型实景演出逐渐走俏,如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系列”“又见系列”在中国取得巨大成功,引起巨大的轰动。
  文化旅游综合体。文化旅游综合体集聚多种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现代城市的关联功能业态,形成主题创意化、环境景区化、产品休闲化、空间集聚化、服务社区化的一种全新生活方式的载体。由于其多功能高效率的特性,也被称为“城中之城”。文化旅游综合体的综合价值在于推动文化产业,减少政府投资,提高生活品质和拉动经济发展,改善城市形象及解决社会就业,联动区域城市开发,形成文化保护沉淀。文化遗产城市文化旅游综合体不仅可以丰富文化遗产城市旅游产品类型,实现文化遗产城市旅游产品多元化,还能重塑文化遗产城市形象,提高知名度、美誉度,增强文化遗产城市自身吸引力。

  文化旅游小镇。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我国专门制定《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限制大城市人口规模,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发展旅游业是小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特别是中国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文旅小镇成为市场欢迎的重要的一个旅游产品,吸引了大量旅游者前来参观。目前市场上的文化旅游小镇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原有古村、古镇延伸发展而来的旅游小镇,一类是借助旅游资源、交通优势等新建的旅游小镇。不论是第一类还是第二类,在面临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下,文化遗产城市必须不断更新、在保持原有的文化遗产坐标的前提下,提升以保持其持续的市场生命力和社会价值,充分挖掘文化遗产城市的特色与符号,“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处理好政府、企业和原有居民的利益平衡等问题,既尊重市场,又尊重居民;既传承文化,又不断创新。
  文化旅游节展。我国最早的旅游节庆活动可以追溯到1983年在河南省洛阳市举办的牡丹花会,至今,全国每年大约举办六千多个旅游节庆活动。如青岛国际啤酒节、潍坊风筝节、大连国际服装节、哈尔滨冰雪节、洛阳牡丹花会等。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想以旅游目的地为载体,必须有自己的旅游文化节庆,比如慕尼黑啤酒节、巴西狂欢节等。我国文化资源丰富多彩且特色明显,发展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潜力巨大。因此,在发展文化遗产城市旅游产业过程中,引入文化创意产业的方式方法,创新文化资源利用方式,进而形成科学创新的机制,才能提升文化遗产城市的吸引力,提高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文化遗产“活化”
  保护文化遗产,可以涵养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内在历史记忆和文化肌理,从而建立起一种无可替代的文化自信。然而,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呢?“活化”保护才是上策,今年“遗产日”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当代人的生活”,使人们能够在与历史文化的对话中增长知识、增添智慧、丰富心灵。纵观一些国家加强文化遗产“活化”保护的实践,不难发现,保持历史的活态,城市文化就有无尽的生命力,而“活化”保护的渠道拓展得越宽阔,文化遗产保护就越有效,人们的情感寄托、认同归属和心灵感受度也就越强。

  创意性保护,旨在通过创意元素的融入,让历史文化融入当下市民生活,让人们从中感悟历史、保护历史。有“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称的“福州三坊七巷”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自晋、唐形成起,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清至民国走向辉煌。福州“三坊七巷”是国内现存规模较大、保护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古建筑遗存之一。福州市政府对“三坊七巷”进行了保护性改造。改造后的三坊七巷维持鱼骨状的传统格局,引入商业模式,中轴为南后街,现已辟为福州市传统手工艺、名小吃和海峡两岸特色商品市场一条街,每日人流旺盛。而街两边的三坊和七巷大多保持幽巷深宅风貌,成为都市闹中取静的黄金地,让人们享受到现今商业发展带来的便利之时,也能感受到“三坊七巷”厚重的历史。
  承袭性保护,是从历史文物所处的现状出发,将其实用功能尽可能完整地承袭下来,让它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分离的部分。位于瑞士卢塞恩的卡贝尔廊桥,又名教堂桥,始建于1333年,是欧洲最古老的有顶木桥,桥的横眉上绘有120幅宗教历史油画,沿途还可欣赏描述当年黑死病流行景象的画作。尽管遭受过火灾,这座充满历史感的木桥修复后依然得到有效地保护。在此漫步,即可领略弥漫于卢塞恩的浪漫中古情怀。
  修复性保护,是最常用的保护方法,即人们常说的“修旧如旧”的方法。为保护敦煌莫高窟等珍贵石窟壁画文物,自1944年敦煌成立保护机构以来的70年间,一代代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人员坚持不懈为洞窟内壁画进行“体检”和“诊疗”。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已通过科学手段使280多个病害石窟内的5000多平方米的病害壁画成功得到修复,焕彩重生,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记忆。
  残缺性保护,是按照历史文物当下现状予以保护。这种看似没有保护的做法,其实是对残缺文物的最好保护。因为,实施修复反而会离散文物神韵,破坏其魅力。希腊帕提农神庙于公元前432年建成以后,命运坎坷,曾先后改做基督教堂、清真寺、军火库,终于1687年在土耳其与威尼斯战争中被炮火摧毁。现在的帕提农神庙虽已面目全非,但神庙遗迹仍不减庄严气势,已成为历史和大自然“再创造”的艺术品。北京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1860年10月却惨遭英法联军洗劫并付之一炬。圆明园的历史是一段惨痛而屈辱的历史,是中国人民心头永远的痛,是西方列强149年前大肆侵略和掠夺中国所遗留下来的“记忆碎片”。它既见证了清王朝的穷奢极欲又记录了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还记载了西方列强是如何依仗鸦片和长枪短炮轰开虚弱、衰败而无能的封建中国大门的屈辱历史。残缺的圆明园所反应的强烈的震撼力和巨大的视觉冲击力,对今人和我们的后人具有强烈的警示意义。

  还原性保护,即借助先进科技手段让历史“开口说话”,让过往的场景精彩再现。1959年,为了建造新安江水电站,浙江狮城、贺城两座古城沉入千岛湖底,时至今日,狮城保存较为完整。一直以来,淳安致力让沉入水底的千年古城与世人见面,但因为技术局限、文物保护等原因难以实现。因此,淳安决定把古城复制上岸,在离水下古城5公里远的姜家镇重现有1400多年历史的文渊狮城风貌。文渊狮城不仅有古城归来馆和狮城博物馆,还推出了360度水下古城VR(虚拟现实)全景体验馆,可以让游客身临其境,全方位体验水下古狮城。这个把沉浸式游戏与文化乐园相结合的虚拟现实体验馆,带给游客全方位体验水下古城探秘,游人置身其中,如同逆势走入时空隧道,一点点追溯历史时光,欣赏水下古城的历史风貌。这样的还原出人意料,这样的保护独辟蹊径。
  假借性保护,是一种根据某一历史文物的易损性而通过相对精准的手段加以复制的保护方法。刚刚介绍的按照水下古城复制上岸的文渊狮城,历时三年多建成,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水下古城的重建,参考了两位狮城原住民的手绘地图和众多历史资料。数百名古城原住民参与重建方案的修订工作。这样既保证水下古城得到有效利用,也使水下古城得以生动再生。
  一个国家、一座城市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失去了那些“乡愁”,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又怎能知道到哪里去?没有历史,就没有未来。保护文化遗产的积极意义也许正在于此。


  城市“有机更新”
  吴良镛院士曾指出“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变化,局部有所破坏,对旧城的保护与整治发展,已然要恪守‘整体保护’之原则,否则新的发展将无所依据失去准绳。”同时指出:“旧城整体保护必须坚持将减负、疏解、转型、复兴、宜居作为前提,必须对问题作认真研究,现实棘手的问题要正确对待,千方百计谋求对策,历史名城的文化质量、艺术面貌还要有新的提高,生活质量、环境质量也要不断改善,努力寻求全面的、科学的解决问题之道。”可见,从规划的角度出发,城市全面、整体的保护则是对历史城市问题最好的解决之道。

  吴良铺院士在《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一书中指出:“所谓‘有机更新’即采用适当规模、合适尺度,依据改造的内容与要求,妥善处理目前与将来的关系一不断提高规划设计质量,使每一片的发展达到相对的完整性,这样集无数相对完整性之和,即能促进北京旧城的整体环境得到改善,达到有机更新的目的”。对于敦煌来说,首先即做到延续当地的文脉,尊重城市的原有路网和历史现状,注重原有城市的物质空间形态,保证其文脉延续的可能。其次,保证城市用地的混合功能,避免出现如今市内宾馆酒店成林的问题,建立公共空间,以公共环境带动地区发展,并且提高人与人之前的交往频率,从而重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最后,运用有力的法制管理手段,严格控制城市内各项建设和更新容量。


  数字化文化遗产
  城市文化遗产的“渊源”“脉络”“特色”,是遗产资源实现可视化、数字化的突出要素,对其系统分析和重构,是深入认知和发扬城市文化遗产,凸显城市身份的有效途径。在新媒体语境下,对这三者进行数字可视化呈现,在现存遗迹遗物优化可视的同时,对其他非物质的、无形的文化遗产资源也要充分挖掘、分析,以便于集中展现在城市博物馆或其他公共媒体空间。对城市文化遗产的新形式展示传播,是对外树立良好的城市文化形象,拓展城市品牌文化,对内凝聚市民共识,取得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有力举措。
  面对复杂、多样的城市文化遗产资源,首先要做的,无疑是对对象的整合、挖掘,沿着“渊源”“脉络”“特色”三位一体的分析思路,形成层次分明、脉络清晰的展示主题和情节、场景组合,以便于过程中的技术加工以及前端的艺术呈现。
  追“渊源”。从城市起源和地理政治环境追寻城市文化之“渊源”。

  循“脉络”。从历史变迁追寻城市文化发展之“脉络”。
  强“特色”。从特殊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知名人物、重大历史社会事件甚至当代重要工业产业中追寻城市文化之“特色”。
  文化是在不断的创新与传承过程中持续向前演进的。没有创新,文化也就失去了生命力。今天呈现在我们面前精彩纷呈的文化遗产,正是在先人的不断创新、不懈探索中孕育而成的。要实现城市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就要沿着历史演变的线索审视和探究,体悟并弘扬其中蕴含的智慧和成果。同时需要结合先进的技术与艺术手段,以富有时代精神的、让观众喜闻乐见、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创新的展示和传播方式,以更加凸显城市的文化定位和优势特色,给驻留于城市的人们以精神的启迪和情感的归属,让文化的认同与创新成为维系城市永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和不竭的文化源泉。我想,这也正是今天在座的文化遗产城市各位媒体人同心抱团、携手并肩的光荣使命。


  以上浅见,仅供各位参考。


  注:2016年8月25日上午,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城市中国广电媒体联盟正式成立。会议通过了《联盟章程》、广电联盟《敦煌宣言》和《交流合作协议》,联盟理事会推举产生了联盟常务理事台、轮值主席台。为发挥人才智力优势,服务指导联盟合作发展,加快联盟一体化进程,提升联盟合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联盟媒体宣传的品牌效应,经联盟理事会研究决定:聘请中国科技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周荣庭,同济大学电影研究所所长、上海影视戏剧研究会副会长杨晓林,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党委副书记兼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文化部公共文化研究基地主任卜希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匡文波,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张晓明5名专家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城市中国广电媒体联盟理事会顾问。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行内专家观点列表
推荐阅读